重點訊息

免費導覽日:3月開始每月第二個週六上午。

顯示具有 生活手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手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自然谷新成員 - 第n批 日本矮雞孵出

自然谷的新住民除了「人」之外,還有 狗、貓、雞。觀察這些動物的行為也是一種學習。在蘇拉颱風侵襲前,7/30 自然谷的日本矮雞經過了21天孵出了 3 隻小雞,這是第N批了。特別的是,我們嘗試把另一隻不同種的母雞生的一顆蛋給予孵化。看看照片,可以發現有一隻小雞比較大。雞媽媽仍然發揮母愛無私地照顧。
因為颱風來臨,所以,小雞與母雞有三天暫時關在坐忘台讓我們仔細觀察。這幾天「大水蟻」很多,牠們都饗用了白蟻大餐,小雞都是吃到飽。





日本矮雞是最融入自然谷的新族群,因為 人與鳳頭蒼鷹都控制了他們的數量,成為食物鏈的一環。至今,老鷹抓小雞的生命遊戲已經帶走了十餘隻小雞。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6月12日 超大豪雨,自然谷內 平安

感謝所有夥伴們的關心,自然谷平安。
目前只有極少數的一兩顆落石而已。

6月11日深夜,今年最強的梅雨系統進入北台灣,查看中央氣象局的雷達回波圖,確認雷雨將是非常強。

6月12日一早,超大豪雨持續,習慣趁著大雨查看園區內的狀況,這是實地了解 水與土地與植物的互動,學習地理與水文。目前就只有芒果老樹邊的水泥路邊坡有小崩塌,但有點阻礙了溪流,這是村長十餘年前請水保局施工的地點。所以,自然谷內目前都是平安的。這幾年的經驗,我們是發現,枯立木可能在大雨中倒塌折斷,而倒木若在此時橫截了水流,會造成枯枝落葉與土石的快速淤積,改變水流方向並形成水流沖刷邊坡,長時間掏空後就造成崩塌。所以,查看路面與溪溝的狀況可以即時處理一些正在形成的危急情形。


要感恩所有的大樹 小樹 藤蔓 草本植物 枯枝落葉... 疊石...
他們捍衛了土地。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荒野自然谷工作假期初體驗 from 亦賢

這篇文章與照片是夥伴 亦賢帶著女兒 小魚一起來自然谷工作的心得分享。我們很高興看到親子的活動,身教是重要的,並且爸爸媽媽會與小朋友一同創造有意義而美好的共同經驗與回憶。
============




在小魚剛好滿四歲三個月的這天,我們參加了荒野自然谷工作日的活動,也就是去幫忙做點讓這個環境更美好的工作,包括育苗、除草、教室清潔整理等等。我一直希望培養女兒在大自然裡可以歡喜自在的心情,可是顯然離這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今天遇上下雨,穿著雨衣的小愉本來就不想在荒野叢林裡漫步,加上悶熱,所以從頭 whining 到尾,只有中間一個小 highlight 點亮她的笑容,就是終於可以切下一片姑婆芋的葉子當傘撐,可惜當時因為下雨我也穿著雨衣,手上又拿著工具,懶的把像機拿出來拍下這珍貴的畫面。我一直鼓勵著她,反正她哀嚎我就一次次加長她的忍受時間。終於,大家還是不忍就先讓我們母女折返,但是我還是有挖了三顆懸鉤子和鋸了兩支小竹子。回到教室,覺得沒幹活不好意思,就自願打掃教室,沒想到這小姑娘很願意幫忙,她把窗框玻璃都擦了,而且非常賣力,要給她拍拍手喔!


話說因為我自己怕狗也怕貓,所以被我帶大的小魚也怕這兩種動物。我明知道孩子對事物的恐懼都是來自於從大人身上接收的訊息,但是還是無法克服心理障礙。今天在荒野自然谷,在荒野夥伴的循循善誘之下,小乖愉第一次與貓咪近距離接觸。貓咪白天瞇起來像一條縫的眼珠子被小愉說看起來像在瞪她,所以她也回瞪回去,還吐了個舌頭,孩子的天真讓畫面無限美好。相片拍的不夠好,可惜了這張寵物與小孩的生動照片。


照片裡開心吃西瓜的飄逸小乖魚是我的女兒,四歲三個月,她很懂事也很聰明,只是跟大部分的現代小孩一樣,很嬌滴滴。本來西瓜她想帶進去教室吃就著碗吃,這樣符合她一貫的做法 - 就是很優雅,衣服也不會弄髒。可是教室有教室的規矩,大人們不準她在教室裡吃西瓜,我也不準,因為我剛剛把地板擦乾淨了。這年紀的孩子一旦習慣被打亂會很焦躁和難過,所以小魚開始鬧,媽媽講也沒用。此時,漂亮的荒野阿姨說話了,我根本懷疑她有上過幼兒心裡,超厲害的。她巧妙的轉移了孩子的焦慮,進一步讓孩子產生好奇。阿姨說: 來,我帶妳來這邊吃給公雞看,公雞也很想吃ㄝ。小魚立刻不哭了,而且開心的直接啃起西瓜來,很期待把吃剩的西瓜皮丟到雞園裡給公雞母雞吃。荒野夥伴真是讚阿,不但對花鳥蟲魚有一套,對小人們也有一套呢。


===
文中的循循善誘小朋友的是荒野自然谷在台東的好朋友,在多良部落以秀明自然農法種植枇杷的輝哥與輝嫂。

歡迎來訪自然谷,之後也歡迎留言心得分享

這陣子自然谷事情很多,應該說,從開園之後一直非常多的活動、參訪、工作、社區互動...。所以,一些原本要分享的故事一直被耽擱下來。有很多夥伴想分擔我們的忙碌,現在在家裡也可以幫忙囉!
我們邀請來過自然谷的夥伴們,回饋給我們自然谷的照片或是心得與感想文章、新詩... 。我們也會將這些內容放在部落格這個園地與大家分享。

感恩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來鹿寮坑過一個不一樣的情人節

荒野新竹分會的解說員 幸一,也是公視的公民記者,長期幫自然谷與華龍村做影像記錄。3/24~25華龍社區的石爺石娘結婚紀念日,也是鹿寮坑獨特的情人節。幸一記錄分享了這兩天慶典的片段。當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與其團隊夥伴也到自然谷有兩天的課程,順便了解社區的民俗信仰與文化,曾定榆老師也在這個節日幫我們解說最新的「鹿寮坑」牌坊故事。

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華龍社區的活動。
下次,鹿寮坑客家桐花祭,請密切注意 facebook 粉絲團的公告。


PeoPo 公民新聞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春雷早到,雨水豐沛

以中國的五行來講,今年是水方的一年。從去年底到現在,寒冬雖沒有破最低溫紀錄,但天無三日晴,明顯感受到水氣豐沛,一直濕濕冷冷。2/23的凌晨春雷乍響,悶悶的雷聲伴隨斷斷續續落大雨。距離3/5的驚蟄還有十於天,雷公提早上班啦! 。今天早上降雨加大也沒停歇過,自然谷內的三條小乾溝都注滿了雨水,落差之處都成了小小時雨瀑,就是大雨才有瀑布的情景。整個谷地都迴盪著溪流的轟轟聲。新竹地區早春的雨水如此旺盛並不常見,直覺中央氣象局該發豪雨特報了。果然,豪雨特報發布,竹東關西一個早上的雨量就超過了大雨標準。



在確認安全的狀況下,持著雨傘,打著赤腳,在園區內的步道繞了一圈,查看環境的變化,是否發生坍方落石、可觀察到的動植物狀態,最重要的是觀察植物、地理水文與地貌之間的動態景觀。多層次的森林裡,水滴從樹冠落下,經過層層的阻隔到達地表的草本小葉或枯葉上,其位能被損耗大半以上,對土壤的衝擊大大減少。雨水也在樹幹上流動形成小小水柱或彎流在樹皮上;在地表的雨水又是如何在森林內穿梭與匯集,在水泥路面的雨水又如何與坡面的土壤及小植物互動。走走停停,東摸西摸... 走到腳底發冰,才驚覺過了一小時,快快回到屋內準備明天起四天的自然谷活動。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未來學校天賦發展計畫 - 邀請 徐仁修老師的人生故事分享

2012春節年假還沒結束,自然谷已經在忙著迎接一批新朋友,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呂金燮教授與一群熱心教育的老師、未來老師、實習老師...一同在自然谷與沙坑社區、華龍社區、沙坑國小,建構未來學校天賦發展計畫。故事說來話長,簡言之,未了我們的下一代,有很多熱心的朋友們抽出自己的假期來一起學習與策劃新的課程與想法。
過年前與過年後的準備工作不曾斷過,1/29預備工作日,1/30~2/2 四天的課程活動,充實、忙碌,一切都是學習契機。
1/30 徐仁修老師特別幫大家開場第一堂課。沒有照片,老師以其豐富的人生故事,詼諧逗趣幽默的講述讓大家收穫滿滿。最終,老師提到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要由自己來定義。這讓我想到自然谷的[自然]取自老子道德經,其原意就是要自己肯定自己,別待[他然],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與方向。







2/2 活動結束,更多工作執行的開端。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節能減碳 -- 火箭爐

住在山區鄉下,使用大灶或柴爐燒材是非常普遍的。雖然說自然谷有大灶,但活動在戶外要使用薪柴的爐灶起火難免不便。另外,山區枯竹枯枝很多,也可以當薪柴來燃燒,就可以節省瓦斯的使用。因此,我在一年前做了一個可隨時移動的火箭爐。今天介紹自然谷的1號火箭爐。

 

這一年來過自然谷的可能都看過這碳黑色的茶壺,這是一號火箭爐的傑作。再談爐子之前要了解,我們看到的火焰是氣體的燃燒。火箭爐是雙層爐,有內爐與外爐,運用了兩個原理,煙囪效應與二次燃燒。煙囪效應是,薪柴燃燒之後,輕而熱氣體往上,爐子下方的冷空氣自然補充進入,形成流動狀態。因為一般爐子沒有內外爐,在側邊沒有氣孔,所以火焰頂端會造成氧氣不足,燃燒不完全。而二次燃燒是一般爐子少用到的(渦輪引擎就用到二次燃燒),參看下圖。火箭爐在內爐的側邊有氣孔,以引入空氣,可以將火焰上方即將耗盡氧氣時補充空氣,所以,較完全燃燒,效率較高。



注意看,火焰從側邊的小孔噴入。這個簡易的1號火箭爐用了一個廢棄的煮麵內鍋,及20公升油漆桶,可以提著走。但上層封閉的馬口鐵已經鏽蝕,所以外爐氣流導引減弱,但還是可以看到二次燃燒的效應。大家也可以參考網路上三個鐵罐救地球的DIY火箭爐。


節能減碳善用能源也是自然谷重要的課題,與大家分享。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100年12月,第一波寒流,低溫8.1度

100年的低溫是在年初出現的,空氣溫度 1.1度,但是地表與屋頂結霜。
12月的第一波寒流在今天凌晨發威,淡水測到全台平地最低溫11.6度。自然谷的教室海拔300~310公尺之間,今天凌晨低溫8.1度。自然谷的低溫幾乎都比全台平地紀錄還低2~3度,比新竹氣象站低2~5度。稍高一點的海拔、森林微氣候、谷地滯留冷空氣都是這裡低溫的條件。


照片是今年初,自然谷教室屋頂三次結霜的其中一次。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信託顧自然

100年12月5日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信託顧自然,介紹環境信託的思維與故事。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自然谷的水...

之前有位夥伴來自然谷住宿過夜,在此地洗澡後跟我們說,自然谷的水質很好喔!因為她的皮膚稍為敏感,對於水質的優劣可以感受到。這倒是第一次聽到對水的品質如此的覺察。其實,對自然谷的水質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稱讚,泡茶時可以感受到;只喝白開水會覺得甘甜;洗眼鏡鏡片特別乾淨;鄰居田村長家20年來的煮水壺沒有白色的鎂鈣沉澱。自然谷的水來自三米深的地表淺井,與村長家共用。田村長說,在頭嵙山層泥岩過濾後的水,除非大旱,不然不會乾涸。在氣候變遷的時代,水資源非常重要,自然谷也做雨水回收,共有6個雨水回收桶或塔,總量超過10公噸。我們也在思考更善用水循環,把雨水淨化成洗澡的水,甚至可飲用;將沖水馬桶改成糞尿分離廁所,減少水的使用。而目前男廁小便斗已是雨水回收沖洗。總之...,未雨綢繆!

圖: 雨水回收桶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12/4自然谷開工,工作假期

100年12/4第一個正式的工作假期,來了十多位夥伴,早上來的八位不是荒野的會員,真是讓人意外。不過,也因此發現關心台灣環境的新朋友。這天主要整理稜線附近的竹林步道,四位元智大學資傳系的學生,一大早從中壢騎機車過來;桃園鴻儒補習班的家長 林大哥一直很用心支持自然谷,遠從桃園而來,第一位到達;台灣築心關懷協會的秘書長莊淑真,親自帶兩位老師來共襄盛舉,其他荒野夥伴老古、正賢、淑瀅、遲醫師、國香、正敏、淑純、淑娟等人也都來參與。




下回的工作假期,仍邀請大家一起參加。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我們的島] 環境信託與自然谷的報導...12/5(一)

12/5 (週一)晚上10點,【我們的島】信託顧自然 將播出環境信託與自然谷的報導。
[我們的島]團隊來自然谷有三或四次吧! 最後一次是11/22 亞太NGO的參訪隨行採訪。在眾多媒體中,公視、客家電視台、商業週刊、新聞局的 Taiwan Review 為自然谷事件的採訪次數最多,並且多次確認。

公視 我們的島 - 信託顧自然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自然谷的大眾交通工具問題!

朋友問,自然谷有大眾交通工具到達嗎?
答案是,沒有直達自然谷的大眾運輸工具,只有接近自然谷的公車。
最接近的是,
新竹客運: 中壢~竹東, 關西~竹東 (班次較多)
在台三線 64K的大平地(或稱太平地) 下車,剛好是竹26線的0K,起點處。沿著竹26線上坡而行約2.3公里,越過稜線高點,再下行 約0.5公里到叉路口,轉入自然谷的產業道路約0.5公里到達自然谷谷口。這段路其實是走在樹林內,還頗適合健行。

或新竹客運: 芎林~竹東(班次少)
在 120縣道,五秀人行陸橋下車,沿 竹26線 也是約 3.5公里到達自然谷谷口。
其他: 台鐵內灣線 橫山站下車(距自然谷約6公里)
或 國光客運(台北~竹東) 芎林(距自然谷約8公里)或關西站下車(距自然谷約10公里)。

大致上都需要接駁。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新店懸鉤子... 果期中!

入冬之後,國外的覆盆子果實就非常少了,因為冬雪是影響溫帶國家的覆盆子生產的重要因素。但是,台灣除了高山降雪外,大部分地區的覆盆子,也就是懸鉤子並未受到影響。因此,在台灣,冬季部分的懸鉤子仍然在開花結果,很幸運地,自然谷的新店懸鉤子就是其中一種正在結果。

猜一下,這是開花或結果中?!

新店懸鉤子的果實約一公分直徑大小,在自然谷外圍曾發現兩公分直徑的聚合果。果實微酸微甜,味道不錯。


依照這四年來的觀察經驗,大概12 月底,果期就會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