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免費導覽日:3月開始每月第二個週六上午。

顯示具有 懸鉤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懸鉤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自然谷蜘蛛調查NO.2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蜘蛛調查回報單

調查日期:  102  3   15  日 時間: 9:00 ~ 12:00     天氣: 陰時有雨

 


 

 

景點描述

    早上出門時雨點打在擋風玻璃上,心想下雨天相機無用武之地了,進入田家停車處雨稍歇,林緣灌木華八仙不孕白花比上周更加密集盛開地歡迎式,從自然谷招牌旁階梯捷徑走上去木屋,語喬依舊熱情,連忙帶頭介紹新發現的『五紋鬼蛛』,來到木屋鄰側桂花樹前,左翻右找,咦 ! 那兒去了? 連忙喚了杰峰詢問,杰峰從廚房不疾不徐的走近懸鉤子旁,指著葉片:「蜘蛛在這裡」。小木屋前方有許多懸鉤子,多變的葉形與五枚分開的倒披針形花冠,是剛抽新枝芽的『苦懸鉤子』,可疑的是誰把這苦懸鉤子新長枝條給剪了!齊口的痕跡應該是剪刀,語喬說杰峰花了一段時間觀察,終於發現剪刀手原來是『莓廣肩金花蟲』,幸運的是兇手就在那裏。

    順著杰峰指明的苦懸鉤子觀察,葉上表面有蛛絲來回拉出的蜘蛛巢穴,五紋鬼蛛就躲在裡面,巢穴旁另有圓形開口蛛網,蛛網與葉面巢穴有一條信號絲聯繫,當昆蟲掉入蛛網,晃動蛛絲傳導給巢內蜘蛛,隨即出動將獵物以蛛絲環繞打包後拖回巢穴內,今日觀察到麗蠅與蜜蜂等昆蟲獵物被捕。桂花葉片革質太硬,大小又比苦懸鉤子小的多,五紋鬼蛛選擇了與自身顏色相近葉片紙質較軟的苦懸鉤子,實在太聰明了!

    沿著步道往上尋找蛛蹤,台灣山桂花開滿一樹細白的總狀花序迎賓,古氏棘蛛背著光靜掛在蛛網,圓網中心小圈經緯以輻射線拉出後再雙線編織,兩旁加了漏斗形雙白虛線下拉,牠的網很有編織的藝術。枯葉尖鼻蛛與枯枝尖鼻蛛依舊在上周觀察的樹上,尖鼻蛛屬白天收網後,考驗著你我的觀察力,與大自然捉迷藏後,好不容易才又發現擬態成功的蜘蛛們。常見的銀腹蛛屬在步道兩旁,多的讓人忽略。來到第一個轉彎處,朱槿的新葉有兩團小蛛寶寶,這是誰家的孩子呢? 眼前忽然一隻『蟲』沿著拋物線迅速攀爬而過,定睛一看,是一隻蛛,待牠爬上幾乎看不見的絲線最後定格停在乾枯的筆筒樹葉尾端,收起蛛腳前後併攏微微彎曲,將自己與植物融為一體,『東亞夜蛛』的擬態功夫叫人嘖嘖稱奇。

 

    小故事

    走在木屋後方步道找尋蛛絲馬跡,下方木屋旁語喬升起裊裊炊煙,火燒木柴的味道勾起童年鄉村生活,小時候在磚砌大灶前燒火煮粿,相同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非常好聞舒服。近午時分回到木屋,語喬快手快腳的端出一盤盤柴燒剛出爐的蘿蔔糕,實在讓人驚艷,滿滿的蘿蔔絲與在來米粉攪拌炊煮的菜頭粿,非常鮮甜好吃,語喬說蘿蔔是跟山下鄰居採買的,桌上的茂谷、桶柑是鄰居送的,鄰居的柑橘樹開放認養,支撐果農栽種無後顧之憂,也讓更多人參與友善土地的機會。
 

 

 

特別推薦

額外紀錄

 

 

物種認養(計畫構思中)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為凝聚生態資源,以落實野生動、植物保育、研究及教育工作,讓更多人參與友善土地的機會,並增進全民保育觀念。

認養小常識:

1.一般認養:指認養者捐贈一定金額,自由選擇認養自然谷內之動、植物。

2.專案認養:指自然谷針對谷內野生動植物典藏、展場更新、保育研究 及教育等業務,擬具專案計畫,提供認養。

   個人、企業、機構及團體均得自由參與認養。
 

照片紀錄

 

華八仙盛開的花朵

語喬柴燒剛出爐蘿蔔糕
 
 
苦懸鉤子與五紋鬼蛛葉面蛛巢
 
 
躲在葉巢網內的五紋鬼蛛
 
掉入五紋鬼蛛陷阱的獵物-麗蠅
 
掉入五紋鬼蛛陷阱的獵物-小蜜蜂
 
蜘蛛小常識:
     說起昆蟲的天敵,大家會想到蜘蛛,很多人也怕蜘蛛,但是蜘蛛對生態界的功能卻很大, 英國學者作過研究,一個足球場大的荒地有500萬隻蜘蛛,全英國的蜘蛛一年吃掉的食物約等於全英國人的重量,英國現在人口約6000萬人….如果沒有蜘蛛吃昆蟲維持生態平衡,現在蟑螂會因為不需躲天敵而越演化越大隻,數目越來越多 (小強的天敵正是白額高腳蛛)
 
古氏棘蛛具有藝術氣息的蛛網
 
蜘蛛小常識:
 
蜘蛛絲與蜘蛛網
 
  
無論是造網性或徘徊性的蜘蛛,在其一生當中總是和「絲」脫離不了關係的。而所有的蜘蛛絲都是在絲腺合成,再由細管輸送到身體後方的絲疣以及篩板上。每個腺體都擁有自己的吐絲管,吐絲管先端就是腺體的開口所在。在外觀上,吐絲管為絲疣上的突出物,不同的腺體其形狀大小也不相同,吐絲管內有控制閥,以控制吐絲的量。
 
                                                          蛛絲的類型
 
  隨著蜘蛛的演化程度和生活類型的差異,每種蜘蛛體內都有許多不同的絲腺,以合成牠們所需要的絲。蜘蛛絲有下列幾種不同的用途:

曳絲:當蜘蛛爬行時,拖曳在後面的一條細絲。或蜘蛛從高處躍下時,用以垂掛身體的絲,故曳絲又稱為垂絲。

附著盤:由絲疣將絲直接塗抹黏著在物體上,用以固定曳絲和垂絲起點的盤狀構造。

精網:雄蛛在交配前所織成的小網,用以承接生殖孔產出之精液,以便再轉移到觸肢器。

巢:即蜘蛛用絲所建構的遮蔽物,可作為蜘蛛的居所,有時可充當產房或蛻皮室等用途。

卵囊:用以將卵粒一起包裹起來的絲。卵囊一般呈繭狀,外表緻密,裡面膨鬆,具有保水和防水的功能。卵囊的形態和大小也是因種而異。
網:即一般造網性蜘蛛用以捕捉獵物的工具,有簡單的條狀、平面狀、或立體型的網;有的蛛網具有特定形狀,而有的為不規則形。

捕帶:當蜘蛛捕獲獵物時,用以綑綁或包裹獵物的絲,以造網性蜘蛛較發達。

遊絲:一般幼蛛在擴散時,會停留在葉面上或枝條頂端,高舉腹部,從絲疣吐出一條細絲,稱為遊絲,隨風搖曳,當浮力夠大時,即可利用此絲空飄到其他地方。有時遊絲太長會先黏附到其他樹枝,幼蛛即以此當作橋樑爬行到別處。而一般成蛛亦可利用遊絲作為遷移或結成一個新網的工具。
 

 
粗腳條斑蠅虎的太陽眼鏡非常醒目
 
東亞夜蛛沿著幾乎看不見的信號線力爭上游
 
東亞夜蛛最後停棲在乾枯的葉片尾端與之融為一體
 
 
擁有一張利嘴的莓廣肩金花蟲
 
剪斷苦懸鉤子嫩枝條的剪刀手就是莓廣肩金花蟲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山豬肝』其實是一種灰木科植物的名字喔!

紹德鐵甲蟲
 
                     泉字銀斑蛛的蛛網層層疊疊,一旁的小蛛已孵化

隆背長腳蛛
 
收起眼紋的蛇目蝶一時蒙騙了觀眾,其實這是一隻冬季型的小波紋蛇目蝶


 
                                                              
 
 

 

 
 
 

 

物種名稱       

科別

性別

生活型態

A織網B覓食C抱卵D蛻皮E交配F其他(說明)   

觀察時間

A白天B晚間

1.五紋鬼蛛

金蛛科

 

F躲藏於葉面巢穴等待獵物

A

2.泉字雲斑蛛

金蛛科

 

C小蜘蛛已孵化

A

3.三角蟹蛛

蟹蛛科

 

F躲藏於葉片中

A

4.古氏棘蛛

金蛛科

 

F休憩

A

5.三斑銀腹蛛

長腳蛛科

 

F休憩

A

6.東亞夜蛛

渦蛛科

 

F擬態於乾枯葉片尾端

A

7.粗腳條斑蠅虎

蠅虎科

 

F躲藏於兩片葉巢中

A

8.細紋貓蛛

貓蛛科

 

F躲藏於葉片中

A

9.隆背長腳蛛

長腳蛛科

 

F於小型圓網與邊線葉片來回

A

調查成員:葉淑玲、魏芷蘭、古進欽、陳錦榕、徐瑞仙

    錄:瑞仙

    影:瑞仙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蜘蛛的美麗城堡 —人與自然的溫暖故事


這是我們的好朋友 國香(荒野保護協會 推廣講師、解說員)長期在自然谷做自然觀察,協助自然谷做兒童的環境教育解說...,這幾年來她的心得分享。國香非常懂得與小朋友對話分享大自然之美,其引導小朋友的功力一流,很多害怕毛毛蟲的小朋友都能夠在她的引導下重新以美學的角度看大自然萬物,更重要的是,讓小朋友從中享受喜樂。

------------------
文:林國香 自然名:春天 新竹分會解說員推廣講師


有一處人煙稀至的林地出現了座小木屋,它的出現沒有干擾長住在此的所有生靈,反而引來更多的植物昆蟲動物為芳鄰,他們相互依存,共築美麗天地。木屋的窗戶是人面蜘蛛結成的美麗珠簾,蜘蛛的生態史在此近距離展現;浴室、廁所天花板有五大家族的褐長腳蜂忙進忙出,作巢育嬰;金蛛的卵曩爬出無數小小蛛密聚在屋簷;牆上螳螂的卵鞘一隻隻透明的螳螂娃娃正沿著絲線垂降而下。牠們在這裡安心繁衍下一代。在一般人眼中驅之為快的蜘蛛及蜂群在自然谷是光芒四射的大明星,牠們和人和諧生活,也為3個深愛自然終不悔的荒野人作最佳見證,僅僅觀察牠們的一舉一動就是令人著迷不已的生態教育。



  4年耕耘 多樣生物進駐

語喬、杰峰、秀美三人長期規劃維護自然谷原有的生態環境並孕育更多元的生態棲地,以栽種原生種植物、開闢生態池、種多元果樹吸引不同動物,經4年的耕耘已入佳境。時序7月,自然谷晚上竟還有螢火蟲的身影。自然谷栽種的原生種植物有台灣櫸、烏心石、台灣赤楠、裡白饅頭果---及開滿紅豔豔果實,最受鳥類歡迎的台灣火刺木等等;目前的蛙類已多達16種以上,富陽公園復育許久不見成效的台北樹蛙也在此落腳,懸鉤子也培育了十多種,其中的斯氏懸鉤子還引出一段趣聞。杰峰偶然發現懸鉤子的莖疑似被刀切斷,因切口很整齊,不知是誰如此無聊?謎底揭曉,竟是很可愛的兇手-苺廣肩金花蟲,喜歡啃食斯氏懸鉤子的莖,牠的咬痕如此利落整齊,令人不可思議。在這裡一切平等,但人類顯然是配角,因要時時小心走路,以免迎頭撞上大剌剌擋在路中間的蜘蛛網,總會自責很久;晚上開車下山總要小心翼翼怕壓到傻愣愣的蛙兒和正要過路的蛇輩們;這裡的果樹有芒果、李子、桃子、蓮霧、柚子、楊桃、香蕉、木瓜----看到可口的果子令人垂涎但都是給動物鳥類優先吃的;種的菜也是任由蟲兒品嘗。

自然谷-美麗伊甸園

自然谷散發友善的磁場,這裡是動物昆蟲的天堂,豐富的自然生命令人目不暇給。臺灣藍鵲經常美麗造訪,一整個家族停在山胡椒樹上大快朵頤,樹鵲也常在一旁湊熱鬧。大赤鼯鼠是杰峰練習拋繩時,繩索撞到樹,驚動在樹洞中的牠,只見一塊布突然降落,再以滑翔姿態滑到另一棵樹上,令杰峰驚喜不已! 鳳頭蒼鷹對自然谷的雞群虎視眈眈,一連吃掉自然谷的3隻雞後,也終使其他五隻學到自衛能力,躲藏在長滿刺的懸鉤子樹叢下,讓鳳頭蒼鷹束手無策。常被誤認白鼻心的鼬獾,通常白晝休息,夜晚才出來活動,在自然谷卻是白天現身,用牠的長鼻子刨蚯蚓吃,語喬種樹時,牠在旁邊轉來轉去,彷彿知道語喬是守護自然的人。曾被列為保育類的長吻白蠟蟬被嘎嘎昆蟲網站的嘎嘎老師經常來此拍生態而發現,因棲地消失瀕臨絕種,能看到牠的芳蹤,令人大喜忘外! 行蹤隱密的灰腳秧雞不易見到,自然谷的夜晚總有牠鳴叫叫到天亮。貓頭鷹則有白天活動的可愛鵂鶹、保育類黃嘴角鴞、領角鴞等。穿山甲的洞雖時有所見,但因是夜行性動物,尚未看到本尊,倒是常有新洞出現,顯示牠的存在。蛇輩們也是好鄰居,完全採自然風貌的廚房外就出現兩條你儂我儂的紅斑蛇;疏竹子搖晃時,冷不防青竹絲被抖嚇,彈落眼前;拔草時則時會竄出溫柔的青蛇。還有罕見的如灰黑枯葉般的神祕蜘蛛、在蓮霧樹上的滑稽大頭(擬態假頭,其真頭非常小)毛蟲,更有愈來愈多的物種在自然谷出現。

以教攀樹引導民眾尊重自然

   除豐富的生態可提供作最佳環境教育基地,自然谷也以教導攀樹引導民眾尊重自然。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在帶領民眾攀樹前,感性的杰峰會對近兩百歲的老芒果樹深情相望,動容地緩緩替老樹說這段話,藉著親近樹,讓民眾和大自然連結。步道上插著「尊重自然生命,草木與我同在」的木牌提醒民眾對自然的深層關懷。

生態專家的研究寶地

   自然谷也因生態環境佳,吸引許多生態研究人員前來做調查、研究,成為一個推廣環境教育極佳的平台。華盛頓公約列管保育類的筆筒樹在臺灣的數量原不少,這屬於國寶級的蕨類近年面臨嚴重病蟲害,正大量消失中,北部某些地方,筆筒樹死亡率高達95%。林業試驗所的傅春旭博士和黃耀謀博士已經第二年在自然谷進行調查工作,黃耀謀博士是全世界蕨類孢子種類保存最多者,其孢子基因庫多達700多種蕨類,也做育苗工作。

   特生中心人員、雪霸國家公園技士也來此地交流攀樹,以觀察樹冠層生態。

願自然谷生生不息

   雖然是長期背債完成自然谷環境信託的夢想,語喬三人充滿恩典,因將自然谷交付到荒野手上,讓自然谷的所有生物得以常存,得以生生不息,是他們深愛自然的最深層人道關懷。雖然自然谷沒有窗戶的廚房中,鍋子只要幾天沒使用就有土蜂來築巢,毛巾衣服也不倖免,穿鞋時總不時要先請蜈蚣甚至小蛇爬出鞋子…,但這一切都是最可貴的人與自然的美麗依存,其中的溫暖和無價,他們三人了然於心。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薄瓣懸鉤子... 好吃喔!


 2011年三月下旬,鉤子開始結果,雖然土壤養分夠,但日照仍嫌不足。不然,這個品種還不錯,有一定的產量。果實若夠成熟,甜度與水分都令人喜愛。附檔是拍攝的照片,聚合果實還不小喔!  類似薄瓣懸鉤子這個型的很容易雜交,所以,常看到葉子或整株的外觀有些小差異。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特別的榿葉懸鉤子

上回提到新店懸鉤子正在冬季結果。目前自然谷還有一種懸鉤子的果實變紅了,寒莓。不過,這次先提一下更特別的,榿葉懸鉤子。它是普遍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的懸鉤子,特別之處是觀察到的特質。今年二月初春,開始開花,一個多月後膨大的紅色聚合果出現。重點來了,現在已經是12月中旬仍然在開花與結果,這10個月來,榿葉懸鉤子開花結果從未間斷過。紅果白花一直出現在植株上,特例嗎? 或常態? 不知道。觀察三年了,記得去年好像不是這樣。
在台灣屬於冷門的懸鉤子屬植物還有很多特質有待大家的觀察。不! 其實很多動植物都還有待細細觀察。觀察生物的特性(不是分類用的外觀)猶如認識不同人的基本個性,只記得名字其實意義有限。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新店懸鉤子... 果期中!

入冬之後,國外的覆盆子果實就非常少了,因為冬雪是影響溫帶國家的覆盆子生產的重要因素。但是,台灣除了高山降雪外,大部分地區的覆盆子,也就是懸鉤子並未受到影響。因此,在台灣,冬季部分的懸鉤子仍然在開花結果,很幸運地,自然谷的新店懸鉤子就是其中一種正在結果。

猜一下,這是開花或結果中?!

新店懸鉤子的果實約一公分直徑大小,在自然谷外圍曾發現兩公分直徑的聚合果。果實微酸微甜,味道不錯。


依照這四年來的觀察經驗,大概12 月底,果期就會結束了。